Mar 28, 2021

Madison, WI, USA


<aside> 🍶 天下风云出我辈,一入江湖岁月催。

皇图霸业谈笑中,不胜人生一场醉。

提剑跨骑挥鬼雨,白骨如山鸟惊飞。

尘事如潮人如水,只叹江湖几人回。

——电影《笑傲江湖II东方不败》(1992)

</aside>


之所以写下这篇文字,单纯是为了纪念一下这个特殊的日子,并且怀念一下不复返的往日时光。

我有记录一些生活细节的习惯,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我的多愁善感。比如我记着,上一次我看武侠小说,是在2017年的5月。春夏之交的某个周末,我坐公交去了鄞州书城,心血来潮,在书城里看了古龙的《七星龙王》。那是我第一次尝试金庸之外的武侠小说。自那以后,再没看过武侠小说,直到今天,读完了《天涯客》。


<aside> 🍶 靖取酒一斗,酒既巡,客曰:“吾有少下酒物,李郎能同之乎?”靖曰:“不敢。”于是开革囊,取一人头并心肝,却收头囊中,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。曰:“此人天下负心者,衔之十年,今始获,吾憾释矣。”

——[唐]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

</aside>

<aside> 🍶 吾始闻汝名,以为豪,然皆不足用。吾去矣! ——[清]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</aside>

杜光庭(850—933)的《虬髯客传》算得上是唐人传奇中最有知名度的作品了,也被许多人尊为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和楷模。故事非常简单:隋末,“风尘三侠”李靖、红拂女、虬髯客在江湖中偶遇,互为知己。虬髯客欲趁中原大乱之际霸占一方,但是通过望气(道教法术,《史记》里范增就通过望气感觉出上苍赋予刘邦的“天意”)发现太原有一位“真命天子”。李靖带虬髯客见了太原的李世民,虬髯客知天意如此,便放弃了逐鹿中原的想法,之后携妻子、仆人离开中土,去了扶余国。

而魏禧的《大铁椎传》则是少有的曾经入选语文教材的武侠小说。故事也很简单:一个携带大铁椎的壮士投靠了宋将军,但是不被重用,于是毅然离去。

这两个故事和之后介绍的近代武侠小说有许多共同点——天意不可违、男儿有志气。金庸武侠的核心也基本如是: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。


<aside> 🍶 这个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,有恩怨就有江湖,人就是江湖。 ——电影《笑傲江湖II东方不败》(1992)

</aside>

“江湖”这个概念,其实到今天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义,所以当我尝试进行英文翻译时,只能用“Rivers and Lakes”(江河与湖泊)来表达。简单地胡诌一下,江湖,也许是侠客和恩怨的合。

$$ \text{侠客} + \text{恩怨} = \text{江湖} $$


我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金庸的《射雕英雄传》(The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),阅读开始于初中第一年的冬季。而在初中毕业典礼前半个月,我看完了金庸全集中的最后一部——《连城诀》(A Deadly Secret)。

金庸的大部分(但非所有)作品有统一的模式,即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:不论男主角经历了什么,最终一定以天下为己任,拯救苍生,并且收获如花美眷。即使是被多数人认为最与众不同的《鹿鼎记》,实际上也没有完全跳出这个模式。不论韦小宝之前多么无赖,最后他还是保护了茅十八,也为师父陈近南报了仇。

接下来我想介绍几部值得一提的金庸武侠。